胡孔球博士、王浚溪同学和吴群燕博士关于新型异金属团簇[Th13Ni6]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的研究成果被Nature Communications接收,祝贺!
团簇作为理想的结构模型,在揭示材料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关联机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,对深入理解物质转化规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。然而,与过渡金属、稀土金属、主族金属团簇化学取得的系统性研究进展相比,锕系团簇的研究仍显不足。本研究通过竞争性离子调控策略,成功构筑了四壳层混合金属团簇[ThO8@Th12(OH)24@Ni6(H2O)18@(sba)12](IHEP-25,H2sba:2-磺基苯甲酸),该团簇是目前报道的核数最大的5f-3d异金属团簇。值得注意的是,其核心[Th13]单元呈现出α-Keggin型分子构型,这为钍离子的水解化学提供了新的结构范例。进一步通过阳离子簇[Na4(OH)3(H2O)3]+介导的多级组装过程,成功构建了具有二维蜂窝状拓扑结构的团簇基框架材料(IHEP-28)。该材料不仅展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,更在可见光驱动的CO2还原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。
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:(1)揭示了异金属离子对锕系金属离子水解行为的调控机制,为新型锕系团簇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新思路;(2)阐明了锕系团簇在环境化学过程中的结构演化规律,为理解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转化行为提供了分子层面的认识;(3)拓展了锕系团簇材料在光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。
文章信息:Kong-Qiu Hu*,# Jun-Xi Wang,# Qun-Yan Wu,# Zhi-Wei Huang, Zhi-Heng Zhou, Jin-Dong Wang, Xiao-Bo Li, Ji-Pan Yu, Zhi-Hui Zhang, Lei Mei, Yong-De Yan, Wei-Qun Shi*. Nickel Ion Induced Multistage Assembly of Th13 Cluster. Nat. Commun. 2025, accepted. (The first thre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)